农民种粮能挣钱,粮食生产才有保障。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,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,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,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。今年的“一号文件”提出,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,做到应赔尽赔。
日前,金融监管总局、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,有利于应对农险实践中的哪些情况?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、更好服务“三农”将发挥怎样的作用?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近年来,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已居世界前列,服务农户众多,在灾害防范、灾中救援、灾后理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今年前三季度,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371亿元,同比增长6.2%,为1.36亿户次参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.3万亿元。
农业保险“防火墙”和“安全网”功能日益显现的同时,也存在承保理赔不够精准的情况,对投保农户获得感和农险高质量发展造成一定影响。金融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说,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,《通知》着重推动提升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的精准性,促进农业保险精细化、科学化发展。
业内人士表示,例如,在农户投保方面,有的农户对同一标的进行多次投保,或者伪造保险标的。对此,《通知》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,对于集体投保类业务,重点审核分户投保清单,稳步提升抽查验标比例;对于规模经营主体投保类业务,重点审核保险标的位置、数量、权属、风险等信息,确保保险标的精准到地块。
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。“各部门、各领域探索围绕土地确权、防疫等关键信息数据,加快建立农险基础信息数据的共享机制,夯实精准投保理赔基础。”金融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说。
也有承保机构虚报投保信息,骗取相关补贴。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说,对此,要加强监管,严厉查处经营机构违法违规问题,特别是虚假承保、套取补贴款的行为。
此外,业内人士表示,各地财政条件有所差异,有的地方存在拖欠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情况,不利于农业保险可持续经营。《通知》要求,各地财政部门进一步规范保费补贴管理。鼓励有条件的省(区、市及计划单列市)推动各省级财政部门与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结算模式。对于由市县财政部门拨付保费补贴的地区,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市县财政部门的指导督促,确保资金拨付规范及时、足额到位。
庹国柱说,各级地方政府尽力安排足够财政预算,按规定支付保费补贴;保险机构改善经营和服务,合规经营;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,让种田大户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小规模经营农户都了解农险好处、积极投保。通过各方合力,努力做到农户“愿保尽保”,提高承保覆盖面,这是更好发挥农业保险作用的重要条件。
除了承保环节,农险理赔服务水平,也是事关农户获得感和农险发展成效的“试金石”。去年,农险赔付1124亿元,同比增速25.4%, 5772万户农户获得了理赔,农险赔付率达到80%。今年1—4月份,农险赔付同比增长8%。
不过,在理赔环节,有的保险公司存在着不规范的定损和赔付方式。比如,平均赔付、协议赔付、粗糙定损等。业内人士表示,这是农险服务中,争议和纠纷比较集中的方面。
《通知》对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作出具体要求。保险公司应当完善农业保险查勘制度,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规律的损失赔偿标准,对不同作物、不同灾情、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细化的赔付方案。各地农业农村、林草等部门应及时更新重要保险标的的损失鉴定技术规范。此外,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由农业专家等组成的地方损失核定委员会,配合保险公司做好灾后查勘定损工作,协调理赔争议。
“农业保险标的受损后,承保机构应及时组织理赔人员开展现场查勘定损工作,了解事故和灾情程度,为最终定损和理赔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。对于受损面积大、波及区域广的情况,也可以利用无人机、卫星遥感等帮助测量。”庹国柱说。
及时赔付是农户的重要诉求,也关系着灾后恢复生产的进度。对此,《通知》要求保险公司应依照规定时限,结合自身经营能力,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,严禁拖赔惜赔。坚持理赔款直接支付被保险人的工作原则,鼓励各地对接社保卡“一卡通”等方式支付赔款,提高账户信息准确性。支持各地建立农业保险预赔付机制,鼓励保险公司提高预赔付比例,提升农户满意度。
加大科技应用和产品创新力度,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
有农户反映,自己所在的乡镇只有一家保险公司负责区域内农险业务。遇到自然灾害频发时,现场定损人员经常忙不过来。“希望不要局限于一家保险公司承保,给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”这位农户说。
从当前农险实践看,由一家或少数几家机构承保一个乡镇或一个区县的农险业务,并非个例。《通知》提出,原则上县及县以上区域不允许同一保险公司独家经营,逐步形成县域内以服务能力、农户满意度为导向的适度竞争市场环境。
业内人士表示,由于农村往往地域面积大,承保及查勘定损的成本比较高,农险服务资源又相对有限,通过招标方式,确定少数几家承保机构,有摊薄经营成本、防范重复投保风险等作用。推动逐步形成适度竞争市场环境,既考虑到当前实际情况,也着眼长远,有利于为农户提供更优服务。
专家认为,为了进一步提升农险经营水平,实现农险持续稳健发展与更好保障农户利于的“双赢”,加强科技赋能是重中之重。《通知》提出,鼓励保险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推进无人机、遥感、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应用,加快标准化建设,提升承保理赔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及时性。
此外,支持农业农村、林草、气象等部门与保险公司加强科技攻关,深化数据融合,提升风险管理能力。“做强风险减量服务,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,保障农户利益,对保险公司来说,也能够降低赔付成本,促进持续稳健经营。”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。
当前,保险业在农险领域正积极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。平安产险有关负责人说,该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生长监测模型、灾害预警模型、区间估损模型、拍照估产模型等,对农作物不同损失区间的损失面积,以及损失程度核定、赔款金额进行精准理算,努力实现全链路精准管控、应赔尽赔。
“此外,从实践看,指数型保险在增加保险覆盖率、快速赔付、提高透明度和减少理赔纠纷、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。各地各保险机构可进一步探索开发相关产品,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。”王向楠说。
稿件来源: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